5月18日,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在深圳大鹏新区落成。这个以“DNA之父”沃森教授名字命名的中心,为深圳国际生物谷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新的动力。
疫情冲击下,稳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投资则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重大项目“攻城拔寨”,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深圳正在努力把受疫情影响落下的工期,争时间、抢速度,争分夺秒抢回来。
深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大格局大视野谋划推进工作,以“赶考”心态抢进度、补弱项,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成效展现忠诚担当、展现能力水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奋力跑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速度。
深圳将今年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年”,全年安排重大项目487个,重大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攻坚重大项目
前4月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3.3%
5月中旬,深圳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建成移交,仅用10个月完成,体现了新时代的“深圳速度”。
深圳市口岸办负责人表示,作为皇岗口岸重建“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堪比“开着汽车换轮胎”,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在深圳口岸改造和建设中前所未有。
该口岸在未来会取消货检,变为纯旅检口岸,并引入3条城轨、2条地铁,预计最高每日客流量将达30万人次,成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现代化国家一级口岸。
重大项目分为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其中重大建设项目又含续建和新建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列年度计划投资,重大前期项目由于仍在开展前期各项筹备而未列年度计划投资。
不久前,深圳将今年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年”,全年安排重大项目487个,其中重大前期项目158个,重大建设(含续建、新建)项目329个。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
目标推进情况如何?深圳市发改委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329个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7.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3.3%。
深圳市重大项目按行业类别划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城市更新、轨道交通、道路机场港口、社会民生、城市安全环境共8大类项目,每一大类项目下还有细分领域。
从2020年的年度计划投资占比来看,8大类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城市更新、轨道交通、社会民生类项目年度投资占比较高。
▶项目加速落地
新基建多点开花成投资重点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在深圳实验光明学校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现场只争朝夕的火热施工氛围让人激动。
一个多月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实施。
《意见》提出,深圳将在光明科学城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培育内生增长的原创型产业,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汇聚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
在这个崭新的科学城内,一批重大项目正全速开工建设,很多都是百亿级项目,包括综合粒子设施、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超算二期等项目,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拿得出手。
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以来,深圳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投资的支持力度,一大批投资项目加速落地。其中,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基建成为本轮重大项目投资的重点。
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目前深圳大部分区域5G连片规模组网,平均覆盖密度全国最高,5G建设和创新应用领跑全国。
目前,深圳拥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基础深厚。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一马当先。深圳正积极抢占5G市场,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城市。按照规划,今年将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工业互联网领域,华为、富士康等深圳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富联基于工业云平台打造的“熄灯工厂”,已在深圳、成都、郑州、太原等试点。深圳正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根据规划,深圳增加对工业互联网核心供给能力的扶持,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对示范应用项目按不超过总投资的3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人工智能方面,深圳已涌现出大疆、优必选、科比特等一批优质企业。预计到2023年,深圳将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政府积极引导
不遗余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用地
重大项目投资,一向被视作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换言之,其也存在着投资数额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
瞄准既定目标,深圳精准发力。深圳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显示,今年,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总规模约1769亿元,同比增长23.7%,未来投资的回升速度还会更快。
政策给力,执行更要给力。对此,深圳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用地等要素保障。
日前,深圳市发改委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融资总量300亿元专项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新基建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
此次贷款优先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重点支持深圳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一带一路”项目,成为深圳发力新基建的“钱袋子”。
从投资主体来看,深圳坚持政府引导、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符合发展方向和民生需要的重大项目建设中来。
深圳市发改委2020年工作计划披露,今年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重点投向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快5G、8K、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带动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00亿元,增长15%左右。
保障重大项目产业用地,深圳不遗余力。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深圳市2020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显示,2020年度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200公顷(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82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98公顷、民生设施用地601.8公顷。
今年以来,深圳积极部署土地供应,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保增长、稳投资。截至目前,深圳已供应产业用地21宗63公顷。以寸土寸金的粤海街道及深圳湾后海总部基地片区为例,今年就已组织4次优质产业用地出让。
【记者】张光岩